跳到主要內容

單元名稱

文化教材──孟子選讀(一)

授課日期

105/12/5

教材來源

東大版高職國文第三冊

   

薛勝和

                         

 

 

 

一、介紹孟子生平與成就

 

 

 

二、講解課文

 

 

 

三、講解課文及孟子的性善論、修養論簡介

 

 

 

四、課後討論、延伸閱讀、課後練習

 

教學準備

教師

課本、補充教材

學生

課本、講義、學習單、文具

           

一、認識孟子的生平

二、了解孟子的思想

三、學習孟子的人格

教學指導要點(活動流程)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第一節課

作者簡介

(一)孟子小傳

家世與師承

遊說諸侯

晚年著述

 

(二)趣聞佚事

孟母擇鄰處、斷機杼

孟母殺彘教子

不許休妻

 

二、孟子的功業

(一)繼承道統

(二)消滅邪說

(三)明辨義利

(四)提倡性善

(五)崇尚氣節

(六)宣揚革命

 

三、孟子的論辯技巧

(一)針鋒相對,正面駁斥

(二)欲擒故縱,誘敵自斃

(三)順勢而行,循循善誘

(四)重新定義,移花接木

(五)推翻陳說,新人耳目

(六)善用對比,凸顯主題

(七)巧用比喻,事理自明

 

第一節課結束

 

20分鐘

 

 

 

 

 

 

 

 

 

 

15分鐘

 

 

 

 

 

 

 

15分鐘

 

課本、備課用書、教師手冊

 

能大致了解作者的個人生平與成就

第二節課

一、人無有不善

(一)第一段:告子以水為喻,論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

※段析:湍水與人性之間,其實並無絕對的關連。告子舉「水之無分於東西」的特性,用意在加強其論點的說服力

(二)第二段:孟子亦以水為喻,論人性之善

※段析:孟子主張性善說,以「水之就下」的特性為喻,不僅駁斥告子的論點,順勢推論出人性之不善,是受外力影響使然

 

二、擴充四端

(一)第一段: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段析:孟子主張性善,故肯定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後文提到的「惻隱之心」、「仁之端」,以作為全文論述的開端

(二)第二段:以乍見孺子將入於井,說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段析:時機是「乍見」,表示沒有預期心理;對象是「孺子」,表示對他沒有成見,因此證明怵惕惻隱之心,是出於與生俱來的善性,不帶任何功利的目的

(三)第三段:由惻隱之心延伸至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此四心即四端

※段析:基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說無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非人也。文中使用排比及譬喻手法,加強其說理的氣勢

(四)第四段:強調擴充四端的重要性

※段析:全文首尾呼應,結構完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呼應「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則呼應無四端之心,非人也

 

第二節課結束

 

15分鐘

 

 

 

 

 

 

 

 

 

 

35分鐘

 

 

 

備課用書、教師手冊、教師自備資料

 

能了解人無有不善、擴充四端二篇的內涵

第三節課

一、養其良心

(一)第一段:孟子以山喻人,形象鮮明而生動

※段析:牛山喻人的本性,大國喻環境,萌櫱喻善端,斧斤、牛羊喻外在事物的侵擾

(二)第二段:人無仁義之心,是放其良心,並非其本性

※段析:本段論人性,內容層次及脈絡緊扣前段的牛山之喻。接連使用激問語氣,有強化論證說理的效果

(三)第三段:提出養其良心的結論

※段析:人的良心和牛山之木一樣,得其養則長,不得其養則消,接著引孔子的話,將結論聚焦在「良心」

 

二、孟子的性善論及修養論

(一)性善論

1.      「性善」說的價值

2.      「性善」說的來源

3.      「性善」說申義

4.      孟子的性善與荀子的性惡

5.      仁、義、禮、智在人性中

 

(二)修養論

1.      存養

2.      求放失的本心

3.      擴充

 

第三節課結束

 

30分鐘

 

 

 

 

 

 

 

 

 

 

 

 

 

 

20分鐘

 

備課用書、教師手冊、教師自備資料

 

能了解養其良心一篇的內涵及孟子性善論、修養論的內容

第四節課

一、課後討論

   (詳見課本「問題與討論」、備課用書「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二、延伸閱讀

性惡篇(節錄) 荀子

 

 

三、課後練習

   (見課本「測驗與練習」)

 

              第四節課結束

 

2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課本、備課用書、教師手冊、教師自備資料

 

 

 

 

藉由課後討論加深學習印象

 

閱讀相關篇章來看課文相互發明

透過測驗以驗証學習效果

          

                                                    授課時數:共四節課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