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研究發展與進修 / 教師專業成長 / 大學入學考試素養導向命題

教學專業分享紀錄*

檔案文件內容說明:大學入學考試素養導向命題簡介

一、     研習內容:

一、新課綱與大學入學考試精進方向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111學年度起適用)

    ()大學入學命題將逐漸朝向綜整與基本能力素養而非片段的記憶性知識,強調新課綱素養及跨領域之精神。

    ()持續精進改善入學考試命題,呼應核心素養與學習內涵。

二、核心素養是什麼?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素養是一種能成功回應個人或社會的生活需求,包括使用知識、認知與技能的能力,以及態度、情意、價值與動機等。

    ()不以學科知識為學習的唯一範疇,強調其與情境結合並在生活中能夠實踐力行的特質。

三、課綱中的素養的三面九項架構

    ()學生能依三面九項所培養的素養,因應生活情境之快速變遷而與時俱進,成為終身學習者。

四、幾點思考與說明

    ()素養更強調知識要能被應用於解決生活與學術探究情境中的問題。

    ()建議不要將「知識題」與「素養題」對立,而是依照情境入題與否區分成「基本題」與「情境題」,後者也就是大考中素養導向試題。

    ()如果採用廣義的素養題來辨識素養試題,幾乎會涵蓋目前的絕大多數題目,但改以狹義的情境題來辨識素養導向試題,情境題強調知識、技能在生活與學習情境中的應用,更符合核心素養的定義。

    ()大學入學考試的題型與閱卷有其侷限,因此除了知識與技能面之外,態度、情意、價值面的評量,則於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

五、素養導向的測驗設計

    考生應能將知識整合運用於日常與校園生活情境以及課程與學術探究情境。

    ()語文:對文本擷取訊息、廣泛理解、發展統整解釋,並進行反思與評價。

    ()數學:以數學觀念進行邏輯思考,處理真實世界的問題。

    ()自然及社會學科:能運用所學處理跨領域、跨學科的主題在不同面向上的問題,並能了解這些議題的不同觀點或論述。

六、精進素養導向命題的三大重點方向

    ()情境化:試題素材引用生活情境或學術探究情境。

    ()整合運用能力:考察學生是否能整合運用知識與技能以處理真實世界或學術探究的問題,包括閱讀理解、邏輯推論、圖表判讀、批判思考、歷史解釋辨析、資料證據應用等。

    ()跨領域跨學科:考察學生能否融會貫通,善用不同領域或學科所學來處理一個主題中相關問題。

七、從「情境教學」到「情境命題」

    ()情境導向的命題最好在情境舉例之外,還能夠明確「讓情境入題」。

    ()基於「評量及學習」的理念,命題者還是可以對於題目的真實情境背景略作精簡易懂的說明,並確定引入真實情境確有學習新知意涵,以避免避免「表面情境化」。

八、情境入題的幾種可能方式

   ()出題者在題目中直接引用真實情境訊息(如數據、資料等)作為答題者作答所需訊息。

   ()答題者必須對題目情境進行廣泛理解、發展解釋、或進行反思評價。

   ()探究與實作情境:配合探究方法、實作經驗、過程原理、結果詮釋等,可引入方法論、技術性、理論性等問題。

以上幾種方式可結合運用

九、出題運用真實情境的數據或資料

    ()出題者在題目中運用真實情境的數據或資料,而解答通常具有真實情境的意涵。(如果為了簡化計算或易於說明而調整數據或資料,則視為「準真實情境」。

    ()題目不一定以長題幹的方式敘述情境,較短題幹一般用於從記憶、理解到應用的評量。

    ()使用圖表(圖片)可考查學生閱讀非連續文本的能力,但如為計算題,可能需要計算機配合,方能使用貼近真實的數據。

十、答題需由情境陳述中擷取所需訊息

   ()題目透過文字陳述或結合圖表說明某一情境,答題者經由閱讀從中擷取作答所需訊息,再結合先備知識答題。

   ()所需擷取訊息之多寡、訊息所在位置是否明確意見、訊息之運用是否迂迴間接,都會影響題目難度。

   ()如要避免題目過難,可考慮單一訊息、運用清楚圖表提供訊息、訊息可直接運用、或對訊息進行簡單比較後,即可獲得解題所需線索。

十一、答題需分析情境陳述中之資訊

     ()答題者除了從題目所陳述的情境中擷取訊息之外,還需要近一步對訊息進行分析推論,才能獲得作答所需線索。

十二、答題需對情境陳述廣泛理解與發展解釋

    ()答題者需在廣泛理解後,針對問題要求發展解釋,或者近一步進行反思評價。

    ()一般為較長題幹,適合題組命題,可以近一步混合選擇與非選,以評量各層次能力。

    ()此類題目為高強度的閱讀理解能力或表達能力(非選)評量。

十三、探究與實作試題

    ()可以包括探究與實作過程中主要步驟的設計目的與根據原因、牽涉到的研究方法與原理、結果的陳述與詮釋等技術性、方法論、理論性問題設問。

      ()題目可以粗分成兩類,一類偏向於探究方法(方法論),另一類則偏向於與實作經驗相關的評量。

     ()如果是實作相關試題,最好使用答題者應有實際經歷過、課程討論過或其他相似且容易類推的情境。

十四、自然科探究與實作命題原則

     ()題型不限,可採選擇題、填充題或非選擇題等形式命題。(111年後將考慮選擇題與非選擇題混答)

     ()單一試題解題時可能融合跨科的概念,或同一題組的不同小題評量不同科的概念。

     ()因課程內容不一致,試題命製宜盡量避免評量太艱深的學科知識或解題需要太多先備知識(以必修範圍為限),計算也不宜太複雜。

     ()以不同形式(例如表格、線圖、圖表、繪圖、圖解等)表達資料,並可嘗試將資料由一種形式轉為另一種形式,例如表格中的資料轉成繪圖。

     ()分析及詮釋資料(包括數據及非數據資料,例如一篇文章、繪圖、照片、圖表及線圖等);理解其意涵,進行邏輯推論並得出結論。

       ()呼應實作學習內容,可評量實驗活動(不侷限於課本)之規劃、觀察、測量、資料蒐集與分析、歸納與解釋、論證與結論等。例如:實驗中控制變因、操縱變因與實驗結果的關係。

二、     研習心得:

    本次研習在了解大考中心大學入學考試出題的趨勢,探討素養導向的測驗設計,而精進素養導向命題的三大重點方向在於: ()情境化、()整合運用能力、()跨領域跨學科。科任教師必須從「情境教學」到「情境命題」出題者在題目中直接引用真實情境訊息(如數據、資料等)作為答題者作答所需訊息;而答題者則必須對題目情境進行廣泛理解、發展解釋、或進行反思評價。

  國文科教學精進之道,在於教師必須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從文本中擷取訊息、發展因果、分析統整內容,到省思評鑑。我認為教師從情境教學到跨領域跨學科的社群協同學習,共同備課和相互觀課是必須跨出的第一步。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