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名稱 | 丙級術科練習 | 設計性質 | ■(1)一般教學 □(2)補救教學 □(3)增廣教學 □(4)補充教學 |
授課對象 | 圖二甲 | 授課時間 | 50分鍾 |
授課教師 | 陳國憲 | 對象人數 | 50人 |
教材來源 | 實物測繪(台科大出版社 ) | 授課地點 | 圖二甲教室 |
教學重點 | 1. 以社會上日常生活的製圖問題,說明供需法則是最基本的製圖分析工具。 2. 區別需要與需要量之不同,並說明影響其變動之因素內容、圖形變化。 3. 使學生充分了解需要變動與需要量變動之區別,並清楚畫出圖形變化。 |
學生學習條件分析 | 1. 蒐集最近重大的製圖問題,說明供需失衡導致的製圖現象,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 2.準備各種圖形變化樣式,使學生能清楚分辨變動前後之差異。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練習法、板書 |
教學資源 | 課本、講義、電腦、單槍投影機、簡報(ppt、黑板、粉筆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一、 認知方面 : 1. 了解需要量的定義。 2. 了解需要的定義。 3. 了解需要量變動的因素。 4. 了解需要變動的因素。 | 1-1 能正確說出需要量的定義。 2-1 能正確說出需要的定義。 3-1 能正確說出需要量變動因素的 影響。 4-1 能正確說出需要變動因素的影 響。 |
| 二、 技能方面: 1. 熟練從圖形去區分需要量 與需要的不同。 2. 熟練從圖形去畫出實物測 繪時,需要量的變動 情形。 3. 熟練從圖形去畫出其他條 件變動時,需要的變動情 形。 三、 情意方面: 1.養成對於需要量與需要之正 確觀念。 | 1-1能正確區別需要量與需要之圖形 差異。 2-1 能正確畫出財貨價格變動時,需要量的變動情形。 3-1能正確畫出其他條件變動時,需要的變動情形。 1-1 能正確說明需要量與需要之變動對 實物測繪的重要性。 |
教學 目標 | 教學活動流程 | 教學方法 | 教學資源 | 時間(分) | 教學評量 | 備註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完成上課所需的教材道具 |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課前充分準備本節教材。 2.學生自行預習本節內容。 3.擬定單元目標與具體目標。 4.製作有關教具與蒐集有關資料。 (一)引起動機 1.在現實社會中,需要與供給這兩個力量無所不在。 2.需要在經濟市場之重要性。 (二)決定目的 1.版書單元名稱-需要量與需要之區別。 2.敘述本單元重點與圖形變化。 | 1.預習教材內 容 2.蒐集相關資 料 3.備妥必須之 文具用品 | | 電腦、單槍投影機、簡報及課本 | | 請學生課前預習 | |
1-1 | 二、發展活動: <一>指導學生了解需要量與需要的意義 1.徒手作圖的用具。 2.徒手畫垂直線與水 平線。 3.徒手畫傾斜線。 4.徒手畫傾斜線(續) 。 5.徒手畫圓。 6.徒手畫圓弧。 7.拓印法。 8.描形法。 9.取形法。 <二>指導學生了解需要量變動因素的影響 1.徒手畫法。 2.直尺。 3.平板。 4.游標卡尺的各部名 稱。 5.分厘卡的各部名稱。 6.高度規。 7.組合角尺。 8.半徑規。 9.螺紋規。 10.厚薄規。 <三>指導學生了解需要變動因素的影響 1.表面粗糙度比較板 2.塊規。 3.量錶的使用法。 4.正弦桿。 5.表面粗糙度測量儀。 6.起子、扳手、鉗子、 拔取器、鎯頭。 7.其他工具。 8.實物測繪(分厘卡夾 持器)。 9.實物測繪(分厘卡夾 持器草圖)。 (三)綜合活動 <一>整理 1.需要量的定義與圖形。 2.需要的定義與圖形。 3.需要量的變動因素與圖形變化。 4.需要量的變動因素與圖形變化。 5.需要變動在經濟體系的重要性。 <二>隨堂測驗-評鑑學習結果。 | 專心聆聽 回應問題 專心聆聽 回應問題 專心聆聽 回應問題 專心聆聽 並作筆記 專心聆聽 回應問題 專心聆聽 並作筆記 專心聆聽 回應問題 專心聆聽 回應問題 專心聆聽 回應問題 認真實做練習 | 講述法 討論法 講述法 問答法 問答法 講述法 講述法 講述法 講述法 練習法 講述法 練習法 | 投影片 投影片 投影片 投影片 投影片 投影片 講義 投影片 講義 投影片 學習單 作業單 | 5 3 5 3 5 10 5 2 5 3 10 | 評量學生討論情形 評量學生討論情形 評量學生討論情形 | 1. 訂定學生回家預習下次上課範圍 2. 訂定下次測驗時間內容 3. 叮嚀學生回家作業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