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與教學 / 學習評量與運用 / 第六冊附錄 王羲之〈蘭亭集序〉學習單

附錄  王羲之〈蘭亭集序〉  學習單()

課前預習

第一段~第二段

1.本段交代了文章的基本背景,請統整內容,完成以下表格。

項目

年分

季節

地點

景色

內容

 

 

 

 

 

 

 

 

 

2.第一段中作者點出與會賓客為什麼樣的身分?

 

 

3.從「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可以看出他們宴會的主要活動為何?你認為這些人是以何種心情參與這場宴會?

 

 

4.本段末作者提到「信可樂也」,由文章的內容可以推論,作者感到「樂」的原因為何?請以文章證據說明。

 

 

 

 

第三段

5.作者認為人會有哪些生活態度?請統整內容,完成以下表格。

動/靜

生活態度

原文

舉實例說明

喜歡抒發自己的懷抱,在室內聚會暢談。

 

 

喜歡依照自己情感所寄託的事物,放縱的生活。

 

 

 

6.承上題,作者認為雖然人的性情及生活態度有所不同,但有什麼事情是相同的?

 

 

7.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什麼樣的情緒轉折?造成此種情緒的主要原因是?

原文

情緒

主要原因(用自己的話說明)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8.承上題,從王羲之的生命歷程來看,為什麼會在集會上,從一般的聚會之樂思考到生死之痛呢?

 

 

 

 

 

第四段

9.文中提到「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認為古今相契合的興感之由應該為何?

 

 

10.王羲之所處的東晉時期,談玄風氣盛行,許多文人皆以老莊思想來解決自己的生命課題,你認為這篇文章所呈現的生命觀與當時普遍流行的風氣有什麼差異?

 

 

 

11.面對這些生命課題,作者認為可以用什麼方式解決自己所興發的感懷?此亦點出此篇文章什麼樣的寫作目的?

 

 

 

 

 

主題結構統整

項目

內容

主題

 

 

 

 

 

統整

文章脈絡

蘭亭集序

段落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各段要旨

 

 

 

 

 

 

 

 

 

 

 

 

 

 

 

 

 

 

 

 

 

 

 

 

 

 

 

附錄  王羲之〈蘭亭集序〉  學習單()

1. 請試著比較〈蘭亭集序〉和《典論•論文》兩篇文章中,所呈現的生命觀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幹著《論》,成一家言。                                                曹丕〈典論論文〉

 

項目

〈蘭亭集序〉

〈典論論文〉

相同

觀點1

 

課文

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1.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

2.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觀點2

 

課文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也。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相異

 

 

 

 

 

 

 

 

 

 

 

 

 

 

2.閱讀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回答以下問題。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1)李白在文中開頭就感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但為什麼整篇文章讀完竟不覺得悲傷惆悵?由此可以了解作者李白是一位什麼性格的人?

 

 

 

 

 

3.閱讀王羲之〈蘭亭詩〉第一首,可以看出作者藉此表達什麼生命情懷?

 

 

 

 

4.閱讀《世說新語‧清言致患》,你認為此篇文章可以看出王羲之對於當時盛行的清談風氣有什麼看法?而〈蘭亭集序〉中是否有文句,也能間接反應他此種立場?